自8月31日“March for Australia”反移民大游行爆发以来,悉尼、墨尔本、布里斯班等首府城市接连出现万人集会。口号从“Australia First”到“Take Our Country Back”,现场更出现国旗当棍、辣椒喷雾、警员受伤的混乱场面。表面是“反移民”,数字背后却是另一幅图景:一年净增467,410人(相当于一座堪培拉)、空置率近历史至低、房租年涨9%、房价连涨8个月、出生率跌至1.5——移民被当成住房危机的“替罪羊”,但澳洲的运转又离不开移民。

一、游行时间轴:从口号到冲突
8月31日:悉尼1.5万、墨尔本0.5万、布里斯班0.6万,全国超3万人
后续周末:悉尼、墨尔本再爆发,墨尔本警方使用辣椒喷雾、烟雾弹,2名警员受伤
口号:“Australia First”“Stop Invasion”“Take Our Country Back”
冲突:国旗当棍、与反示威者肢体对抗,数人被逮捕
二、住房数据:移民潮撞上供应荒
人口:2024年净增467,410人(+2.5%,1952年以来至快)
房租:年涨9%,2008年以来至高;空置率近历史至低
房价:连续8个月上涨,923个区中位价≥100万澳元(2015年仅273个)

供应:120万套住房目标首年缺口6.6万套,建筑成本、劳动力短缺拖累开工
游行组织方:“并非彻底反移民,而是呼吁在住房紧缺下暂停大规模移民,进行全国性讨论。”

三、政府“降温”动作已启动
2024上半年:关停所有投资移民通道
2025年4月起:两年禁止外国买家购买二手房
2025年7月起:学生签证费涨至2,000澳元
移民部长托尼·伯克:承认“移民水平需要下降”
但专家普遍认为: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减压,住房供应跟不上,问题依旧。
四、人口危机:出生率跌穿更替线
出生率:1.5(更替水平2.1),历史至低

预测:2060年每1名65岁以上老人仅2.7名工作年龄人口(1970年代为7.4人)
专家观点:Rocky Scopelliti,“未来国家竞争是护士、工程师、程序员的竞争”

五、经济依赖:移民=运行血液
医疗保健:15%移民从业,>40%护士、护工出生海外
建筑业:技工严重短缺,移民占新增劳动力30%+
农业、IT、教育:同样依赖海外劳工与毕业生
结论:移民是“运行血液”,而非“额外负担”。
六、未来走向:寻求平衡点,而非“关门”
政策方向:配额微调+类别调整(向建筑、医疗倾斜)
州政府:加速审批、扩大技术移民建筑类配额
专家共识:短期不会“停移民”,但会“定向引流”
社会层面:一旦供应跟上、租金趋稳,民意有望回摆
七、买家与租客应对策略
首置:锁定<80万澳元远郊新盘,用5%首付+印花税减免
换房:关注中层公寓+铁路线,避开高密度楼花交割风险
投资:租金回报>4%、距CBD 45火车、避开NIMBY严重区
租客:准备多份申请+预付租金,抢房速度>看房速度
阵痛中的平衡点
当一年新增人口相当于一座堪培拉,而新建住房却缺6.6万套时,“反移民”只是情绪出口。真正解法,是把“移民流量”与“住房存量”同步规划——让护士、工程师、程序员进来,同时也把地铁、医院、保障房建起来。只有供应追上人口,游行口号才会从“Take Our Country Back”变成“Welcome Home”。
Professional Team
金顶专业团队
版权所有:成都金鼎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网站备案号:蜀ICP备2022029533号
技术支持:金鼎时代网络